家乡的野菜

发布时间 2025-02-24 10:22 来源: 河北法治网

□ 封龙

小时候,家乡的春天是从野菜的嫩芽里钻出来的。

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,祖母就带着我挎着背篓来到绿色的田野中。她总是知道哪片田埂上的野蒜头最肥美,哪处沟渠边的蒲公英最鲜嫩。我跟在她身后,看她弯下腰,手指轻轻一拨,就能将一棵完整的野菜连根拔起。泥土的芬芳混着青草的气息,在晨光里氤氲开来。

在我的家乡,春天的田野中充满了大自然的馈赠,其中最令人喜爱的就是数不清的野菜。

村里最常见的野草中有一种名为马齿菜的,也叫马齿苋。顾名思义,这种野菜的叶子与马的牙齿形状相似,而其入药的效果与“苋”类似,于是古人命名为马齿苋。马齿菜茎叶呈淡绿色或带暗红色,茎平卧或斜倚,较少直立,多分枝,伏地向四周铺散,大的分枝能长到三寸以上,有时候一棵马齿菜就能蔓延侵占一大片土地。把马齿菜连根拔起,摘掉根和过于粗壮的茎,洗干净后,焯一下水,放在菜盆中,撒上盐,倒上醋,再加上几滴香油,凉拌一番,就成了一道非常可口开胃的凉菜。

榆钱,又是另外一种野菜。春风吹拂中,村里路边老榆树的枝条上,挂满一串串青翠欲滴的铜钱——也就是榆钱。榆钱,其实就是榆树的果实,又叫榆荚,嫩绿色,呈片状,中间鼓出来,边缘处薄薄的,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,故而取名榆钱。当年,我常常期盼榆钱挂满枝头的景象,那个时候我们三五个小伙伴结伴而行,来到老榆树下,商量好分工,两个人上树折枝,其余的则拿着箩筐在树下接应,每次我们都能满载而归。

榆钱有很多种吃法,其一是生吃,就是直接用手把榆钱捋下来,一把塞进嘴里大嚼,那特殊的香味瞬间从舌尖上直通脑海;另外一种吃法是把采摘的榆钱洗干净,加入少许的玉米面搅拌均匀,再捏成菜团子的形状,上屉锅里蒸。这样蒸出来的“菜团子”有一种特别的清香,吃在嘴里能有微微的甜味,十分可口。

家乡的野菜中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野蒜。野蒜,又叫野韭菜,平山土话叫野摘蒜。它的叶片细长翠绿,根部洁白如玉,在泥土中长成一个个的小球疙瘩,散发着淡淡的辛辣香气。野摘蒜习性也很特别,喜欢长在荒地里,或者背阴的田埂上,只要找到了一株野摘蒜,附近必然会有一大片。

野摘蒜也有很多吃法,比如蘸着大酱吃,辣乎乎的,满嘴里是春天的味道;也可以像腌咸菜那般腌一腌,腌过的野摘蒜将彻底失去辛辣味,只留下那特殊的清香;也可以将野摘蒜剁碎,加上点盐、油、花椒面,加水后跟玉米面和成一个个面团,然后贴在大铁锅上烙一烙,熟了后,这玉米饼子外焦里嫩,香喷喷的,让人食欲大增,是不可多得的乡村美食。

清明时节一到,又一种野菜冒了头,那就是香椿芽。头茬香椿芽长出约十厘米的样子,就可以把新生的顶部枝丫掰下来,它们叶肥茎壮,无处不嫩,通身油亮,让人望之口中生津,心中生喜。香椿的吃法也非常多样,而最经典的莫过于香椿炒鸡蛋,吃一口顿觉鲜香味美,仿佛将春日一口吞入肚中。

在村里的路边很多地方还生长着一种类似向日葵的植物,叫洋姜。秋天的时候,洋姜会开出一支支黄色的圆形花卉,但比向日葵花小了很多。它的地下块茎是非常好吃的一种野菜,主要用来腌制咸菜,口感脆嫩,味道咸香,仔细回味还能感受到一丝微甜。洋姜的适应性非常强,耐旱也耐贫瘠,且产量极高,随便一块土地上就能结出十几公斤的洋姜。洋姜依靠块茎繁殖,只要种下几棵,下一年就不用再种。因为每次除洋姜的时候总不能彻底除干净,剩下的块茎就足以在来年重新长出更大的一片洋姜。

如今我住在城市,偶尔逛超市的时候,能看到包装精致的有机野菜,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或许,少的是清晨的露水,是泥土的气息,是祖母弯腰采摘的身影,是那个在田埂上奔跑的春天。

家乡的野菜,是大地写给游子的情书,字里行间都是乡愁的味道。

(作者单位:河北省律师协会)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
河北法治报

微博

河北法治报

微信

法治动态
省检察院一案例入选2025年“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十大典型案例”
今年3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同比下降0.3%
依法维护群众权益 检察机关这样解决“急难愁盼”
《河北省保安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》2月16日起实施
廊坊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 强化思想引领 注重统筹推进把法治廊坊建设落实到行动中
市域治理

安次区:暖心服务助力民生项目建设提质增效

矛盾化解在基层 群众满意在心间——三河市创新三级调解机制深化基层社会治理
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信息化支撑 大厂以数字治理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
永清:社区“小网格”做好治理“大文章”
数字报纸